10月20日下午,南京市总工会“百年工运 强会创先”2025年南京工人“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巡讲活动走进我校江宁校区。陈炯、林榕、王利等3位劳动模范以“真人、真事、真情”的鲜活案例,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深刻的“思政课堂”。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单晓峰主持,200多名师生聆听劳模事迹,汲取奋进力量。

【聆听,榜样的故事】
陈炯:客运窗口勤坚守 爱心服务暖旅途

全国劳动模范陈炯以“爱心服务暖旅途”为主题,讲述了自己从基层客运服务人员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历程。她提到,29年来坚守南京汽车客运站服务窗口,带领团队推行爱心延伸服务,以点滴小爱汇聚社会大爱,让南京汽车客运站成为旅客心中温馨的“爱心始发站”,生动展示了“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凡”的坚守。
林榕:职教科研勇攻坚 创新突破育英才

南京市劳动模范林榕从教育科研视角出发,讲述了自己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带领团队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故事。她强调“在坚守中突破,在责任里藏热爱”,鼓励师生以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与学习。
王利:深耕育人守初心 解忧铺路引成长

南京市劳动模范王利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分享了自己21年深耕团学工作一线的经历。她创立“海院解忧杂货店”等学生工作品牌,以“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为学生照亮成长之路,让在场老师深刻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三位劳模用她们的坚守与奉献、创新与突破、责任与担当,鲜活彰显了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实践内涵。她们的故事让现场师生深受鼓舞,也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激励青年学子以劳模为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对话,汲取正能量】
活动当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宁师傅心理热线培训师、咨询师石英也来到了活动现场。

她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压力调适、情绪管理等实用方法,为现场师生注入心理正能量。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石英老师的讲座无疑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理支持。
随后,陈炯、王利两位劳模做客“一站式”学生社区“校园荟客厅”,与青年学子近距离对话。

两位劳模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坚守初心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年学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价值观念,助力其将劳模精神融入未来学习与职业规划。
本次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劳模故事,对“平凡岗位创造不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将以更踏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工作,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聆听陈站长与王书记的分享,我被这份扎根岗位的‘长期主义’深深打动。陈站长三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把每日重复的问询、引导,酿成了温暖人心的坚守;王书记二十余年深耕辅导员岗位,用细致关怀陪伴无数学生成长,让责任化作了照亮青春的光。她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凡;将简单的坚持延续多年,便成了榜样。”
——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 刘米娜
参加“校园芸客厅”劳模进社区活动,我深受触动。陈炯站长和王利书记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劳动精神真谛。和她们的交流让我领悟到只要用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项任务,平凡岗位同样能绽放出璀璨光芒。
——动漫学院 钱未一
两位劳模来自不同岗位,却有着同样的初心与坚守。作为学生,我不再迷茫于“如何实现价值”,而是懂得要在学习中主动寻找“兴趣点”,用一个个小目标积累进步。未来走上岗位,我更要以他们为榜样,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热爱融入工作,用踏实的劳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外国语学院 葛云云
【同行,榜样就在身边】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对“百年工运 强会创先”精神的积极响应,也是学校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作为学校弘扬劳模精神、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南京市劳动模范张华同志组建了“张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首批“江苏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十年深耕,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为引领,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城融合”为特色,打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彰显了育人成效。
学校将持续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师生在实践中践行劳动精神,在知行合一中增长才干,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品格,努力培养出更多爱岗敬业、技艺精湛、无私奉献的高素质劳动者。